2019-03-18 14:1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以立法高质量发展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安全、土地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项目要统筹考虑,立改废释并举。”
![](http://new.21cntop.com/wp-content/uploads/2021/12/68-300x171.jpg)
要强化“改”的实举。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法治的与时俱进,有些老规定已经不能解释或不能更好地解释当前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新思想、新办法需要充实到法规当中,让法规条例更加完善、更加具有时代性,这需要及时对法规条例进行补充修改,便于人们更好地去遵循,有利于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环境的建设,最终更好地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要强化“废”的决心。不破不立。对于一些不合时宜,特别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羁绊,对群众利益造成桎梏的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必须进行“废”掉,要下决心废除。现实中,为优化发展环境,从上到下,各级党委、政府进件文件,废掉了很多不合时宜的“条文”,但总有部分职能部门单位“抱守残缺”,废而不除,特别是涉及有关收费项目,迟迟整改不到位,侵害了群众利益。这需要各级强化检查督导力度,切实做到改废则废。
要强化“释”的作用。谁制定、谁修改、谁实施,谁负责对法规条例的解释,让群众听得明白,让“触网”者“输”的心服口服,自觉接受处罚。对此,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对有关法规条例的学习,做到学深、学透,弄明白,做到灵活运用、精准“施法”,确保法治的公平公正。(东组)